我該做哪些測量檢查?

脊椎側彎要看哪一科醫生?

 脊椎側彎要看哪一科醫生?


 

許多家長在孩子被學校健康檢查通知「疑似脊椎側彎」時,第一個疑問總是:「那要看哪一科?」

有人說看 骨科,有人建議 復健科,也有人直接找 物理治療師,甚至嘗試民俗療法或瑜伽、皮拉提斯等運動方式。到底該如何選擇?本文將為您一次釐清,避免「走彎路」。



脊椎側彎就醫指南:開刀找骨科,不開刀找復健科

一、骨科:手術矯正

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(AAOS,2019)臨床指引,當脊椎彎曲角度(Cobb angle)超過45-50度,或已造成明顯變形、疼痛、呼吸受限時,建議由骨科醫師評估是否進行手術矯正。然而,手術屬侵入性治療,須考量年齡、成長潛力與風險,並非所有患者皆適合。

重度脊椎側彎開刀
圖右,15歲男生,極重度脊椎側彎,肋骨、胸廓嚴重變形
圖左,脊椎側彎矯正手術後
圖片來源:https://health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4667710

 
 

二、復健科:非手術矯正的核心專科

若側彎角度未達手術標準(通常低於50度),或希望採取非手術方式矯治,應選擇復健科醫師。歐洲脊椎側彎學會共識指出:「背架合併特定運動是目前最具實證支持的非手術治療方式」(Negrini et al., 2018)。因此,若希望避免開刀,復健科醫師通常是最佳的第一線選擇。

脊椎側彎 復健科
 

三、物理治療師:需依照醫師診斷處方執行專業治療

依《台灣物理治療師法》,治療師不得獨立診斷或治療,須依醫師診斷後執行。因此,家長應先至醫院或診所就醫,由醫師開立診斷書或治療處方,再由物理治療師執行臨床實證支持的矯正訓練,如施羅斯療法(Schroth therapy)。
施羅斯運動


四、民俗療法或一般運動:非醫療專業領域,應避免作為主要治療手段

坊間常見「整骨」、「推拿」或「姿勢矯正課程」號稱可矯正脊椎側彎,亦有人選擇瑜伽、皮拉提斯或重訓等運動方式。這些方式多屬一般運動或保健範疇,並非針對側彎設計的醫療性訓練。多篇系統性回顧指出,非醫療性運動雖能改善柔軟度與肌力,卻不足以減少Cobb角進展(Romano et al., 2013)。若施力方向不當,甚至可能會加劇側彎。
皮拉提斯 瑜伽




若希望採取不開刀的方式矯治側彎,該如何選擇復健科醫師呢?

以下四個指標可作為家長評估的參考:

一、專精方向

專攻側彎的復健科醫師通常熟悉不同年齡層及側彎類型的評估方法、背架設計與運動矯正策略,能針對孩子的個別狀況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二、臨床經驗

經驗豐富的醫師能更精準判斷側彎惡化風險、選擇合適的背架型式與運動計畫,並掌握追蹤時機。

三、患者評價

可參考其他患者或家長的回饋,良好的口碑通常反映醫師專業度、耐心、溝通能力以及治療成效。

四、完整團隊

理想的脊椎側彎復健專科應具備完整跨專業團隊,包括專業影像評估系統、專業物理治療師,以及熟悉矯正背架設計與製作的專業團隊,確保每個治療環節都精準、有效。根據國際脊椎側彎學會(SOSORT)2021 年指引,以復健為核心的多專業團隊治療能有效減緩彎曲進展、改善姿勢控制與生活品質(Negrini et al., 2021)
衡觀診所 脊椎側彎非手術矯治


結語

越早由專業醫師評估與介入,就越能掌握黃金矯正期,降低側彎惡化風險與手術需求。選擇專精側彎、經驗豐富、評價良好且擁有完整專業團隊的復健科醫師,可為孩子提供最完整、安全且有效的非手術矯治方案,讓孩子在黃金矯正期獲得最完整、專業的照護。


更多脊椎側彎相關文章,請點擊下方連結!

 

 

  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是脊椎側彎最好的治療方式。